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老照片:风华正茂的张曼玉,从花瓶演技到眼神都是戏(张曼玉微信头像)

近日,偶然看到了张曼玉1996年在法国戛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拍摄的写真,这一年32岁的她,并没有特别的造型;低扎脑后的秀发,棕色皮衣、碎花衬衫、休闲长裤和休闲鞋的搭配,和此时她金像奖、金马、柏林电影节三料影后的光环似乎有些不一样,反而显衬她率性自然的性格。

也有不少人认为,张曼玉不是非常的美,至少是不太符合某些意义上的审美,不过正是那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

个人认为,惊艳了时光的,也许是某一瞬间的惊世容颜,但是对于演员而言,镌刻了时光的,应该是影视画面中的那些经典角色,长久的留存在记忆中,在岁月中。

张曼玉1983年进入演艺圈,很多早期港产电影中都能看到她,不过出道了很多年,张曼玉一直被认为不会演戏,这与现在她被认为是女演员的标杆之一,影后荣誉拿到手软,国家一级演员的形象似乎有不小的差距。

年少时的张曼玉演技确实有待雕琢,她自己也一直以为“演戏就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很符合她自己的真性情,再加上那时的她脸庞水灵灵的,荧幕中的美女路线走得很多。

当时的影评要比现在“刻薄”许多,尤其是香港媒体对于演员的评价,张曼玉也长时间被评为“最佳花瓶”。

这可不是什么溢美之词,也就是说,作为演员的她,除了长相没啥长处。

这种评价对于演员而言,是很难受的,张曼玉本身也想有所突破,不过“花瓶”的评价持续了数年,直到他遇到了王家卫。

1988年的《旺角卡门》,这部电影获得了10项金像奖提名,2项金马奖提名,其中张曼玉被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也正是这部电影,让她领悟到了作为电影演员需要技巧和难度,需要学会镜头前的 情感 表达。

多说一句:张学友的经典表情包,也就是出自这部电影,也为张学友收获了金像奖最佳男配。

而一心想要证明自己会演戏的张曼玉,也非常拼命,在1988年一年就参演了12部电影,还得到了一个“张一打”的绰号(一打指12个,是十二进制计量标准,如一打啤酒)。

1989年,张曼玉凭借《人在纽约》获得金马奖影后,第一次得到重量级奖项,1990年凭借《不脱袜的人》成为金像奖影后,开始了从花瓶到影后的华丽转身,4次金马影后,5次金像奖影后,1次金马最佳女配(《滚滚红尘》女一号林青霞,女二张曼玉)。

并成为了国际影星,国际A类电影节中,1992年张曼玉凭借《阮玲玉》成为柏林影后,2004年成为戛纳影后,其他电影奖项更是数到嘴软,2020年获评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女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