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李焕英是贾晓玲的什么人(李焕英车祸现场)

李焕英其实是原型,就是贾玲的母亲成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
当一个人说要养你一辈子,要一辈子对你好的时候,你要明白是自己哪方面让对方有了这样的想法,怎样做可以维持这种状态,而不是完全等着对方永远不变。

身边很多女孩说起嫁人的原因,多半是“他真的对我很好”。毫无疑问,嫁人肯定要嫁对自己好的,但是仅仅因为“对我好”而选择这个人过余生,真的会获得幸福吗?

“对我好”透露出的讯息

选择一个对你好的人本无可厚非,让我们先来捕捉一下只图“对我好”所透露出来的讯息:

1。证明你不爱他。

亲密关系的爱应该是相互流动、彼此滋润的,而只图他“对我好”,他是付出的一方,我是索取的一方,关注点还是放在满足我的需求,而不是满足彼此的需求。这样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均衡的,对双方都是一种隐形的伤害。

2。拱手相让主动权。

因为缺乏自己与岁月抗争的勇气,想一劳永逸地将自己的余生构筑在那个看似对你好的人身上,这无疑让自己成为亲密关系中被动的一方。如果哪一天,他对你不好了,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3。忽略了对方的其他基本信息。

“对我好”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好”,只图这些“好”,会忽略对方很多人品、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基本问题,最终进入一段充满危险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因素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一段爱情,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因素,才能保持相对稳定。显然,只图“对我好”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是个情感的陷阱。

探寻“对你好”的根源

你在享受他“对我好”的时候,是否思考过他为什么对你好?

心理学家亚瑟·阿伦认为,浪漫之爱不是一种情绪系统,而是使求婚者和所喜欢的恋爱对象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的动机系统。曾经有一个案件,令人唏嘘。

2006年,李承恩连刺女友14刀,最终致其当场死亡。而在这之前,李视女友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她百依百顺,连饭都不舍得让她做。相恋4年,女友一直没有工作,李就养着她。生活虽苦,但两人共同许下“爱情生死誓言”:忠于爱情,永不变心,如果谁背叛就杀死谁。后来,女友提出分手。李试图挽回,遭拒绝后下此狠手。

李承恩之前对女友好,是真切的。但对于付出方来说,对你好,未尝不是一种情感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希望有回报和收益——“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要永远和我在一起。”

原来,动机和目标导向的行为是浪漫之爱的核心。对你好,是有目的的,有代价的。

现实生活中,李承恩们往往是期待通过“对你好”而“驯服”你,控制你,占有你。而一旦付出太多,却没有回报,他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做出过激行为。

当一个人说要养你一辈子,要一辈子对你好的时候,你要明白是自己哪方面让对方有了这样的想法,怎样做可以维持这种状态,而不是完全等着对方永远不变。

亲密关系的本质

社会学家霍曼斯说,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亲密关系也不例外。这句话听上去 有点冷酷,但深入思考,现实也的确如此。亲密关系中有三个层次的交换。

现实层次的物质交换:比如,那些为了得到金钱、资源、房子而结婚的人。这是赤裸裸的交换,是意识层次的。当这些交换不能满足你的时候,你就会失望或者自动化疏远。

心理层次的情感交换:你在情感、心理营养的某个部位缺失了,你需要一个人的补给。

如孤单时,需要被倾听和理解;无助时,需要被安慰和保护;害怕时,需要被陪伴和连接……当能够补给的这个人出现的时候,你会自动靠近他。

灵性层次的精神交换:如你跟某人很聊得来,有一致的价值观,共同的兴趣爱好,这种共鸣感,让你愿意靠近他。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

成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而不是某一方的独角戏。他对你好,你也对他好,才是好的爱情。 在电影里,李焕英是贾玲的母亲,这个电影演得挺感人的。 李焕英在电影中演贾玲的母亲。
她演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教导着她,爱着她。
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这部电影,很有感染力 在剧中李焕英是她的妈妈,闺蜜,在现实生活中两人是闺蜜

《你好,李焕英》的主色调是喜剧,后面30分钟感人至深的温情画面,也豪赚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或许是因为电影太好笑,所以电影中的一个细节,被很多观众都忽略了:冷特是如何知道贾玲在梦境中的真名叫做“贾晓玲”的?

简单回忆一下剧情,贾玲是电影中的主线,在妈妈出车祸之前,贾玲还是一个刚刚用假的录取通知书,哄骗妈妈开心的高中毕业生。

在整部电影中,贾玲在片中的名字,都没有直接使用自己的真名,而是化名为“贾晓玲”。

在母亲车祸后躺在病床上的弥留之际,贾玲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穿越)到了1981年,也就是自己出生的前一年。

在梦境中,贾玲一直化名“李乐莹”,成为了母亲李焕英堂姐家的闺女。

之后冷特的出场,第一句话直接喊出了:“谁是贾晓玲?”。

冷特是王琴请来教训贾晓玲的,也就是说贾晓玲这个名字应该是王琴告诉冷特的。

但实际上,贾晓玲这个名字,从来都没有在梦境中提到过,甚至“李乐莹”这个名字,也都几乎没有在医院之外的场景提及过。

无论是从梦境的剧情发展,还是在梦境发生之前的剧情,王琴都不可能知道贾晓玲这个名字。

并且在梦境里,王琴实际上在贾晓玲出生之前,就已经去了沿海城市。

梦境中,知道贾晓玲这个真名的,除了贾晓玲自己,就还剩下青年李焕英,因为这也是李焕英在弥留之际时做的梦。

除非是李焕英告诉了王琴,“李乐莹”的真名叫做贾晓玲。

但电影里面并没有播这一段,本着李焕英对女儿贾晓玲的保护欲,她也一定不会出卖自己女儿的。

所以从逻辑上来看,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剧情中的bug,但考虑到这个片段发生在梦境里,更确切的说是弥留之际的李焕英和病床旁看护的贾晓玲的梦境。

作为梦境的主人,自然是可以控制梦境的发展,冷特这个角色的出场,或许是母亲李焕英在弥留之际的一种“托付”。

梦境中,贾晓玲从冷特母亲生病住院的那件事上,在与冷特医院交心之后,受到了很大的感悟。

这之前,贾晓玲在梦境中的用意,只是为了让母亲李焕英能够过得高兴点,努力让母亲参加排球赛,也只是为了让母亲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涉及爱情和婚姻)。

在这之后,贾晓玲就决定帮母亲改变命运,千方百计为母亲和沈光林牵线搭桥。

这其中也有冷特的帮助,但因为贾晓玲和冷特揍成了“一对”,所以引起了李焕英的注意(其实李焕英的眼里,满心满眼都是女儿贾晓玲)。

贾晓玲在撮合母亲和沈光林的过程中,其实母亲也在撮合女儿贾晓玲和冷特,母亲不止一次的问贾晓玲,是否中意冷特,眼神里满是老母亲打探女儿恋爱情况的态度。

冷特的一句“谁是贾晓玲?”,应该是贾玲导演的神来之笔。

因为冷特这个人物,其实跟现实和梦境中的剧情,都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冷特很有可能其实是一个梦境中虚构的人物,他的出现,让弥留之际的母亲李焕英,给女儿找到了依靠的肩膀,也让贾玲的这条线,显得不那么孤独。

这个情节不是剧情bug,而是暗示了所谓的“穿越”其实只是梦境,而非主人公真正穿越。至于梦境是谁的梦境,我认为是弥留之际的李焕英,以及在病床旁看护的贾晓玲。作为梦境的主人,她们是可以控制梦境发展的。而冷特这个人物,或许是李焕英在弥留之际的一个“托付”。 因为剧中贾晓玲的母亲李焕英其实也是穿越回去了,当时李焕英就自然而然地叫出了“贾晓玲”这个名字,冷特听到李焕英这样叫,当然就知道了“贾晓玲”这个名字。

我最喜欢《你好,李焕英》的母女情,李焕英谈起对女儿的期盼:我的女儿,我要她健康快乐就行。让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让我潸然泪下。

因为那是冷特自己瞎说的。并不是他知道了什么,仅仅是因为晓玲自己说自己叫晓玲,冷特也就跟着叫而已,没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