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文化> 作文> 正文

建国大业大概情节(建国大业情节结构分析简介)

  • 再一次的沦陷再一次的沦陷
  • 作文
  • 2023-03-12 10:13:01
  • -
建国大业的剧情简介

建国大业主要讲了什么(简介,30字最多)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

该片较之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有新的突破,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被挖掘、表现。其中就有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之间关系的深入描写。

《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扩展资料:

上个世纪1945年到1949年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最为波澜壮阔、最具决定性命运的时期。

尽管历史发展已经给两种力量、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历史性较量提供了明确的结论和答案,但其留下的众多历史谜团至今让人嘘唏不已,如在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什么并没有迎来和平民主却陷入了在斯大林看来会导致中华民族毁灭的内战。

一支拥有全副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中高级将官均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军队,为什么输给了一支布衣草鞋,小米步枪,数年前还被追赶得在偏远山区流窜的农民军队?等等。这段历史本身所包含的巨大的历史张力给艺术审美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令众多艺术家争先恐后。

《建国大业》再次将镜头对准了这段历史,以宏大的艺术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诞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和衷共济肝胆相照的风雨历程。

同时,在真实再现各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础上,显现出了一种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和审美高度才有的博大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兼具宏观视野和微观审视的史诗品格和气质。

[img]

建国大业梗概100

《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为背景,主要讲述毛泽东与蒋介石举行和平会谈达成共识后不久,国民党单方面发动内战,并对民主党派人士大肆迫害。

共产党坚决进行武装反击,不少民主党派人士和国民党内人员纷纷倒戈,与中共站在同一立场。在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

大批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的诚恳邀请下历经艰险,奔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局面。国民党倚仗军事优势和美国支持,推行独裁统治,悍然挑起内战。

中国共产党被迫武装自卫,解放战争揭幕。通过开展整党、整军运动,以及通令全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党克服了基层组织存在的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现象,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并形成过硬作风,从而继续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前线胜利进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郑重告诫全党要做到 “两个务必”。在人民的欢呼声中,新中国诞生了。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国大业

龙泉街道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展播 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影片主要讲述了哪些历史事件

电影以重庆谈判为开端,顺着国共内战的爆发将情节展开。当时国内经济疲敝,各阶级群众反战情绪高涨。1945年,毛主席为谋求和平大业,与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在重庆进行协商。不久,蒋介石撕毁合约,揭开了内战的序幕。

建国大业主要内容

建国大业主要内容: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导演黄建新表示,本片较之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有新的突破,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被挖掘、表现。

其中就有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之间关系的深入描写。由于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众多,《建国大业》中的110场戏将需要搭建70多个场景。不过影片的投资并不是太多,由于许多演员都是义务出演,《建国大业》投资预算只有3000万人民币。

《建国大业》已于2009年2月2日在北京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开拍,按计划影片拍摄期为三个月,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取景拍摄,于5月初拍竣,后期制作完成后,将于2009年9月10日投放市场,于国庆档期进行全国性大规模公映。

《建国大业》详细内容概述

《建国大业》剧情: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

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主要人物

1、蒋经国

蒋介石的长子,他为国民党、为他的父亲担忧,满腔热血大谈“国事”,却生生被母亲宋美龄拉回“家事”之中。本想借孔家开刀、杀鸡儆猴以扫腐败之风,到头来还是在父亲蒋介石的“家事国事两难全”的劝诫下灰飞烟灭。

2、宋庆龄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起初她因为北京是孙中山去世的地方,伤心之地,不愿意前来,后在邓颖超极力游说之后,并在中国共产党的诚意邀请下,才决定来北京参与政协会议。她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李济深

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反动派监视下化妆成商人进北平,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当选政协副委员长。

建国大业内容简介

建国大业内容简介

《建国大业》是从1948年毛泽东在城南庄发出“五一”口号开始,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扩展资料

一、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

经济上被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国统区物资短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国民党政府大量印制法币,货币严重贬值,官僚资本把持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由于战乱,交通运输阻塞。国统区经济面临全面崩溃。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推翻了2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政治上国民党坚持军事独裁统治,拒绝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拒绝和平民主建国。实行恐怖政策,镇压学生运动,迫害和暗杀民主人士。共产党则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商讨民主建国方针。

二、作者简介

1、王兴东

王兴东,男,1951年5月生于辽宁大连市。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一级电影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1997年12月被中国文联评选为首届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陈宝光

陈宝光(1952—),河北省枣强县人。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审。著名作家、北京市丰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艺术》编辑部主任。先后发表电影评论、人物史传文章约100万字。发表短、中、长篇小说约120万字。

出版长篇小说《建国大业》(合著)、《辛亥革命》(合著)等。独著电影文学剧本《城南庄1948》、《二胡大师黄海怀》,均已搬上银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 风声 领跑 国庆档票房超两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