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苏菲的选择》有这部电影吗如果有我要简介(《苏菲的世界》电影)

  • jizhumimajizhumima
  • 影视
  • 2023-01-24 20:32:16
  • -
有这样的一部电影
苏菲是一个拥有痛苦过去的波兰女子。在纳粹集中营里,她选择了让儿子活下来,而把女儿推向了焚尸炉;她像一只摇尾乞怜的小狗,卖命地为纳粹打印屠杀犹太人的报告;她忍受着德国医生、看守、甚至女管家的调戏、强暴、变态的凌辱;她违心地用自己的色相去诱惑纳粹司令官。恐怖、耻辱、罪恶和绝望的阴影笼罩着一颗碎裂的心灵。
  战后,她在美国与犹太人内森相爱。他们疯狂地做爱,就像发狂的野兽在撕咬、搏斗,仿佛在释放最后的生命之火。多疑、狂躁的内森经常辱骂、殴打苏菲;苏菲怀着对犹太人负罪的心情,默默地承受着情人的暴虐,以解脱沉重的精神负担。每每如此,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痛苦和快感,才交织着达到高潮。
  深爱她的作家丁哥带她离开了内森。但她却在一次狂热的做爱之后,选择了回到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的身边,重登那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眠床,拥抱着走向死亡……
  美国大学生的必读书目,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
  获198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位列美国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经典英语小说”名单。其它入选作品包括《永别了,武器》、《第二十二条军规》、《洛丽塔》等。
  威廉·斯泰隆超越了自己的现实世界并跨越历史和文化的界限,无论文学评论家和读者都同样将他推举为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时代的最伟大作家。   苏菲的抉择Sophie's Choice (1982) 更多中文片名:
  索菲的抉择
  苏菲亚的选择
  苏菲亚的抉择
  苏菲的选择
  更多外文片名:
  A Escolha de Sofia.....Brazil / Portugal
  Le choix de Sophie.....Canada (French title) / France
  Sofijin izbor.....Croatia / Serbia
  I eklogi tis Sofi.....Greece
  La decisión de Sophie.....Spain
  La scelta di Sophie.....Italy
  Sofien valinta.....Finland
  Sophie's Keuze.....Netherlands
  Sophies Entscheidung.....West Germany
  Sophies val.....Sweden
  Sophies valg.....Denmark
  Wybór Zofii.....Poland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片长:
  150 min / Canada:157 min (Ontario)
  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对白语言:
  英语 / 波兰语 / 德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Canada:14A / Australia:M / Finland:K-16 / Germany:16 / Sweden:15 / UK:15 / USA:R / Singapore:NC-16 / Argentina:16 / Iceland:12 / South Korea:15 / Singapore:PG (cut)
  制作成本:
  $12,000,000/estimated
  版权所有:
  (ITC Films Inc.)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艾伦·J·帕库拉 Alan J. Pakula
  编剧 Writer:
  艾伦·J·帕库拉 Alan J. Pakula
  威廉·斯泰伦 William Styron ....novel
  演员 Actor:
  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Sophie Zawistowski
  凯文·克莱恩 Kevin Kline ....Nathan Landau
  彼特·麦尼科 Peter MacNicol ....Stingo
  约翰·罗斯曼 John Rothman ....Librarian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美国
  USA
  1982年12月8日
  西班牙
  Spain
  1983年3月4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83年3月25日
  丹麦
  Denmark
  1983年3月25日
  法国
  France
  1983年3月30日
  芬兰
  Finland
  1983年4月1日
  瑞典
  Sweden
  1983年4月1日
  荷兰
  Netherlands
  1983年4月21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3年5月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83年8月18日
  匈牙利
  Hungary
  1985年10月3日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Incorporated Television Company (ITC) [英国]
  Jadran Film [克罗地亚]
  发行公司:
  Associated Film Distribution [美国]
  Editora Europa [巴西] (Brazil) (DVD)
  环球影业 [美国]
  Versátil Home Vídeo [巴西] (Brazil) (DVD)/(Brazil) (VHS)
  CBS/Fox Video (1984) (Belgium) (video)
  CBS/Fox [美国] (1984) (USA) (VHS)
  CBS Television Network (1986) (USA) (TV) (original airing)
  Maple Pictures [加拿大] (2007) (Canada) (DVD)
  其他公司:
  Clein & Feldman Associates publicity
  Computer Opticals Inc. [美国] titles and opticals
  Navarro-Bertoni Casting Inc. [美国] extras casting
  Camera Mart Inc. [美国] stage facilities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Jadran Film [塞尔维亚和黑山] location shooting: Yugoslavia
  Panavision, Dallas [美国] lenses and panaflex camera
  Photomagnetic Sound Studios sound (as Photo Magnetic Sound Studios)
  Technicolor [美国] color
  Titra Film New York subtitles
  内容简介
  影片描述的是一位在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子苏菲。在战争结束后,她和男友纳森移民美国纽约的贫民区,在那结识了同楼的年轻美国作家斯庭哥。苏菲和纳森经常吵架,最初这种情况常令斯廷哥感到不安,后来彼此之间成了好友。
  斯庭哥不知不觉爱上了苏菲。一次误会使苏菲以为纳森自杀身亡了,十分悲痛。斯庭哥为了安抚苏菲,便把她带到华盛顿,并准备到南方的老家与她共同生活。苏菲谢绝了。因为过去的隐痛时时在心头闪现:在集中营里,纳粹曾经强迫她在两个子女中杀一留一的选择,否则两个孩子都将杀死。苏菲的心如被刀绞,结果苏菲选择了儿子。即使苏菲又屈从于好色的纳粹军官,后来儿子仍未能幸免一死,从此,苏菲对重组家庭心灰意冷。第二天,苏菲和纳森都自杀了。
  人的命运有时那以捉摸,当人们需要对自己的命运作出选择的时候,往往是十分残酷。苏菲是一个容貌美丽的女子,但她的内心深处隐藏了不为人所注意的负罪感。在她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两次不得不在自己心爱的人中间作出致命的选择,集中营里她被迫在两个子女中选择一个生存者,这对一个母亲来讲太残酷了。这是苏菲迁居美国后,在与真挚的斯庭哥相处时回忆起幸酸的往事。影片以闪回镜头追溯她在那里的悲惨遭遇,这就使苏菲在纽约的第二次命运的选择,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来冲击每一个观众。苏菲面临两个男人的爱情的选择,痛苦的经历使她在怪僻的情人和忠实的追求者的爱情中徘徊。最终她选择了一起出生入死的但心情消沉的纳森。然而,他们两都不能摆脱恶梦般的回忆而双双自杀。
  我不得不为影片的女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技感到惊叹!她以其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把苏菲的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栩栩如生。她若有所思的苦笑,手指神经地插人发间,说话中的突然停顿,欲言又止...等等,演得层次分明,质朴自然。杰出的表演使她获得1982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演金像奖。
  幕后制作
  本片根据自传体小说改编,该片最大的特色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被某些影评家誉为影史上最高难度的表演。但整部影片的水准参差不齐。   不一样,一本是有关哲理方面的书,而另外一本是小说题材的悲剧故事.

  (一)《苏菲的世界》一书清新可喜,引人入胜,该书的可贵之处是将一部纯学术作品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变得通俗易懂,既不失哲学的原味,又能使读者兴趣盎然,在轻松愉快之中完成哲学之旅的漫游,仿佛是引导人由困惑到觉悟的明灯。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存在主义,你将在一页页翻开的书中和那些伟大的哲人、智者相逢。可是你不用害怕,他们不会用那些深奥玄妙的“哲理”把你吓跑,相反地,你会渴望一次又一次地走近他们。因为每走近一次,你就会被人类的求索精神和智慧震撼一次。《苏菲的世界》让人们意识到,学术的话题并非永远枯燥而不受欢迎,哲学也可以走出象牙塔,成为大家热衷的话题。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苏菲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并未用鸿篇巨制来阐释哲学的深奥之处,而是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苏菲、席德和每一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你会理解,所谓哲学,并不是某些人吃饱了撑的玩的把戏,而是人类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永恒的叩问。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因为作者实在是一位阐释与表现的高手,他居然让人像读侦探小说般地把个几千年的哲学史一口气读下去。他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所谓形而上的问题。作者不仅是把前人的智慧摊在一张长餐桌上,让你一道道吃过去,而且让你在吃的时候,想着自己怎样去做一道菜。

  常听人说,理论是枯燥的,特别是哲学,更是枯燥乏味。当读完《苏菲的世界》之后,你对哲学的看法可能会发生变化。深奥的哲学理论在这位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笔下,变成一阵清新和煦的春风,充满了活力。
  《苏菲的世界》一书读来清新可喜。作者乔斯坦·贾德不仅文笔不俗,也是一个绝佳的教师,使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整部哲学史,而不觉枯燥厌烦。”这个评价恰如其分,毫不夸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14岁的女孩,作者由此确定了这本书所要普及的哲学知识的起点,所有情节都围绕着她展开,从童稚的好奇心引出作者想要论述的哲学题目,利用女孩特有的细腻阐发哲学思辨和逻辑推演的细微和精密,借助正在开悟启智的初中生特有的想像力展示哲学原理的精深和博大,尽可能多地运用打比方、录像片、画图画等方法,使深刻的哲学命题浅显化、生动化。
  书中以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哲学家们往往确实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会像行侠者那样惊险离奇,不会像军事家那样波澜壮阔,不会像男欢女爱那样情意绵绵,而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们特有的言行蕴含着哲学的深邃,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人的人生往往就是故事。这样讲故事正是在向读者进行立体多维的哲学“灌输”,这种“灌输”的效果显然要比在哲学课堂上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好得多,哲学知识会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地流入读者的心田。
  读完这本书,当你把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及理论连接起来,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已经变成一条河,源远流长,曲折蜿蜒,静静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见底。确实,“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空前的创作,他证明了哲学不一定是一些与现实脱节的学院人士躲在象牙塔里所写的东西。”
  这部书的成功之处在于把深奥的哲学理论通俗化,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这部书的读者的确十分广泛,虽然是给孩子们写的,成年人也可以看,而且很可能喜欢它。
  因为它作为一本用于哲学普及的文学读物,起点定于一个14岁的女孩子,而这个起点对于哲学知识较少或曾经学过一些哲学知识但“已忘却大半”的人来说同样也是合适的,若论这部书成功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作者乔斯坦·贾德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绝佳的教师”,十分熟悉学生,很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这点从书内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中完全可以看出来;从书中看,作者的文学造诣相当高,创作技巧娴熟,“文笔不俗”;作者的哲学知识丰富,功底深厚。前两点,只是成功的基本条件,而重要的是第三点。
  作者对哲学原理理解得深刻,能够把握其本质和精华。各种哲学知识烂熟于心,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无论学习什么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本末不清,无论如何是用不活的。只有深谙其精髓,对于这门知识的本与末、表与里了如指掌,才能知通达变,举一反三。如同蜜蜂酿蜜一般,将花粉吃进去经过自己一番咀嚼消化,再吐出来才会是蜜。创作也是如此,特别是类似这种普及某一门类知识的创作必须像蜜蜂酿蜜那样,先把知识吸收进去经过自己的一番加工消化,然后再予以变通、演化,保留其精华,改换其形式,增加其色彩,方能制作成能让某一文化层次的人乐于接受的作品,一部杰出的作品必须经历这样的创作过程。
  历史上曾有人奉行“一本书主义”,“他们为什么终生只出一本书,而不多出几本”的道理全在于此,经过一番严肃认真而且艰苦的劳动,殚精竭虑,尽施才华,终生能创作出一部杰作,也就足够了 ,创作,应该有蜜蜂酿蜜之功!
  (二)令人心碎的悲剧《苏菲的选择》: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呢?为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目光? 因为这是一部激情洋溢悬念丛生令人心醉神迷的精彩小说,更因为是一部贯穿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人性以及勇气的杰作。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波兰姑娘苏菲在二战中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第一次是选择让哪个孩子活下来,最后她的小女儿被纳粹送入了毒气室。此后为了打听跟自己隔离开来的儿子下落,她又充当了德国军官的性奴隶。战后苏菲跟随共患难的犹太青年内森来到纽约,面对楼下邻居、文学青年斯汀戈的满腔关爱,苏菲还是选择了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最后双双服毒自杀。 这部小说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后领悟到人性的复杂与尊严,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苦难与哀伤。“苏菲的选择”不仅是人们在极端境遇的生死抉择的写照,也是组成我们今天日常生活的无数选择的镜子。“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苏菲以她短暂又苦难的的一生像哈姆雷特王子一样提出了这个永恒问题,让我们读者始终心神不宁,只要,我们拿起这部厚厚的小说。 本书的叙述者斯汀戈,一个不谙世事的南方年轻人,把我们带回到了1947年布鲁克林一栋公寓里.在这里,他遇见了内森,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犹太知识分子,以及苏菲,一个美丽非凡,脆弱的波兰天主教徒.斯汀戈目睹了他们之间的那种爱得死去活来、能彼此摧毁对方的奇妙关系。最后,他终于走到苏菲的心灵深处,看到了过去的黑暗经历:对波兰战前的回忆,集中营以及她可怕的秘密――她的选择。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斯泰伦,普利策奖获得者,著有长篇小说《漫长的行程》、《躺在黑暗中》、《纵火焚屋》、《纳特・特那的自白》以及《苏菲的选择》。他还发表过《看得见的黑暗》、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集《静静的灰尘》。最新的一部作品是《潮汐镇的早晨》,他生活在康涅狄格州的洛克斯伯里和马萨诸塞的温尼亚德。 这两部不是一本书哦。《苏菲的世界》楼上已经解释得很详细了。《苏菲的选择》是威廉·斯泰龙所著,1968年普利策大奖获得者传世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威廉·斯泰伦,普利策奖获得者,著有长篇小说《漫长的行程》、《躺在黑暗中》、《纵火焚屋》、《纳特·特那的自白》以及《苏菲的选择》。他还发表过《看得见的黑暗》、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集《静静的灰尘》。最新的一部作品是《潮汐镇的早晨》,他生活在康涅狄格州的洛克斯伯里和马萨诸塞的温尼亚德。

这是小说在线的地址:
http://cul.sina.com.cn/liter/90.html

同名电影由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也是电影史上的名片。 苏菲的选择是一部电影,梅尔斯特利普主演,二战题材,二战时苏菲和儿女被送往集中营,纳粹军官让苏菲选择一个孩子留在她身边,两一个要被送进另一个死亡集中营,也就是说留在她身边的孩子才有活下来的可能,苏菲说一个母亲没办法作出这样的决定,纳粹就说如果不选择就两个都带走,苏菲最后痛苦的选择了放弃女儿,女儿被送进死亡集中营,最后儿子也死了,二战结束,只剩下苏菲一个人活了下了。
战后她仍然面临着选择,我是大二时看的这部电影(老师推荐到),至今还记得苏菲不得不选择时痛苦的表情。 我很喜欢苏菲的世界啊!重看也是好好看的 不是 《苏菲的世界》是贾德写的,挪威,这个书是一本以侦探类小说的方式叙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属于哲学类的入门书籍
《苏菲的选择》(美)斯泰隆,描述的是一位在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子苏菲。

两本书没有任何联系吧,除了名字有点类似以外
PS:第一本我正在看,第二本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