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游戏改编电影就是烂片的代名词回顾游戏改编电影的发展史(最终幻想7杰西能活吗)

  • 影视达人17影视达人17
  • 影视
  • 2023-01-09 16:39:27
  • -
马上《大侦探皮卡丘》就要跟我们在电影院荧幕见面,根据笔者一些看过点映的基友回报,这部 游戏 改编的电影十分精彩,完全值得期待。这样的评价也让笔者之前悬着的心稍微放了一放,也下定了决心再去电影院看一部 游戏 改编的真人电影。

为什么我们听到 游戏 改编电影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

为什么 游戏 改编真人电影在 游戏 粉丝中就不受待见?

为什么我们下意识就会觉得这类电影就一定是烂片呢?

抛出这么多的疑问,其实笔者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回答。《刺客信条》与《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的大惨败还历历在目,让笔者在电影院看得实在是痛心疾首。藉由这种痛苦,我们今天不妨来谈谈 游戏 与电影的那些孽缘。

无论是 游戏 改编电影也好,漫画动画改编,小说改编也好,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忠于原著,还是突破改编。

改编,还是不改编,这是一把双刃剑。无论这个编剧怎么做,都没有办法同时讨好电影观众与玩家,注定有一边会对电影进行抨击,让编剧和导演难以抉择。

游戏 中原来的角色形象、世界观设定等内容已经进行固定,如果按照 游戏 初始设定走, 游戏 玩家在观看电影时候比较容易入戏,但是普通观众却难以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消化接受。反之对内容进行改编,则让 游戏 玩家比较反感和抵触。

我们就拿第一部 游戏 改编真人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做例子。这部上映于1993年的电影,由FC平台的同名 游戏 改编,投资竟然高达4800万美元。不过除了同样的名字,以及 游戏 中马里奥与路易吉的造型还原之外,其他被改编的面目全非,你几乎找不到其他与 游戏 中一样的地方。

显然花了高价购买《超级马里奥兄弟》改编权的Allied Filmmakers丝毫都不懂 游戏 ,纯粹只是看中当中任天堂在美国刮起的马里奥旋风。这部作品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共同演绎了一部 游戏 迷看不懂、电影观众也看不懂的无聊电影,能够大赚特赚就有鬼了。

从这部电影开始,正式揭开了 游戏 改编电影的序幕,只不过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无论是哪部电影,都只能说是群魔乱舞的状况。

《双截龙》、《街头霸王》、《真人快打》、《银河飞将》等等好莱坞电影不说,连港台电影也有好多“改编”的作品:《超级学校霸王》、《笑林小子》(片段)、《93街头霸王》等等。这些电影剧情改编如何我们尚且不提,基本都是由二三线电影公司打造,整体制作水平差强人意,鲜有及格的作品出现。

比较有特色的是,当时由于功夫片的火热,格斗 游戏 也是街机厅最火爆的 游戏 ,大多数改编也以格斗 游戏 为主。《街头霸王》、《真人快打》这样的作品,在十几二十年后依然是 游戏 界的知名IP,也无外乎大家都想拿这个来开刀了。

但这个状况一直到2001年《古墓丽影》出现之后才得以改善。

《古墓丽影》由知名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饰演了剧中性感女主角劳拉·克劳馥。这部改编自动作冒险 游戏 的作品,把大家垂涎已久36D性感劳拉搬到了大荧幕上。同时派拉蒙耗资1.15亿美元的巨资,到世界各地进行取景拍摄,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部好莱坞大片。

《古墓丽影》的成功有多个爆点可以循迹:原作 游戏 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本身就有大量的粉丝基础;这类冒险作品并不需要遵循原作电影剧情,另开一个冒险故事也无关紧要;强大的制作成本保证的火爆场面;性感的安吉丽娜对于劳拉的完美还原……这些点交织在一起,让电影在全球斩获了2.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次年,另外一部经典作品《生化危机》也登上了荧幕。改编自Capcom电影的本作,在遵循了原作基本剧情之上,又加入了大量的动作场面,并且完美还原了 游戏 中丧尸潮的惊悚画面。我们抛开 游戏 改编的外衣,单独作为一部丧尸电影也极为出色。

《生化危机》从最开始到2017的终章,一共拍摄了6部作品,完整讲述了女主角艾莉丝在丧尸世界中的故事。只不过从最开始的靠谱改编,到后面一路暴走,已经成为了与 游戏 完全不同的故事,成为了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生化危机》。

随后有着更多 游戏 改编电影出现,《寂静岭》、《杀手47》、《波斯王子:时之沙》、《孤岛惊魂》等等电影,评价都是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改编之后的评价都不算特别高,偶尔才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出现。

游戏 改编电影确实属于一块难啃的骨头,又要讨好原系列 游戏 玩家,又要让新的观众能够在短短俩小时之内获取到整个 游戏 世界的信息,对于编剧以及导演的要求非常之高。这称得上是原作之罪。

世界上没有同时能获得鱼和熊掌的方法,导演和编剧不仅要了解 游戏 ,还要了解电影的剧本构成,不然就无法带给玩家和观众一个良好的观影体验。最后的作品评判大于赞美,也是常有的事情。

进入了21世纪之后,真正的3D世代 游戏 相继登场,PS2、Xbox、NGC争奇斗艳,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作品。电子 游戏 通过网络以及高清化主机的到来,笼络了更多的年轻人。人们不再需要面对那些充满马赛克的作品,而是一部部3D的优良画面作品,让玩家的游玩体验更上一层楼。

这个世代的 游戏 ,可以说是 游戏 史的黄金时期,也是 游戏 电影化能够具体呈现的时期,越来越多的电影有着精美的过场CG,在 游戏 的基础上大大增加的观影感受。

只不过这样的发展,也让 游戏 在真正电影化时候遇上了一些麻烦的事儿:人们在看电影前已经对角色有了一个固有形象定位。而好莱坞众多电影厂商对待这些固有形象的处置方式上竟然出奇的一致——把他们全部抛弃掉的“去原作化”。

在20世纪初,以任天堂FC为代表的分界线,电子 游戏 正式发展不过才2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大多数电影制片人并没有太过了解电子 游戏 ,对于 游戏 当中玩家粉丝想要什么根本不甚了解,也有的不愿意去了解。毕竟与电影相比,电子 游戏 始终是不入流的那一档。

那为何这些电影厂商还要孜孜不倦的让 游戏 改编成电影呢?

随着 游戏 的发展,各类的 游戏 粉丝在世界范围越来越多,并且是电影的主要主力军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对于自己热爱的会倾尽钱囊。一款知名 游戏 的IP,可以说是票房的基础保证。与其费尽心机撰写一个全新的电影IP,不如直接从知名 游戏 入手,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工作量,并且也能在宣传当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

21世纪后的电影改编作品明显开始增多,与90年代单一动作片不同,这个时期的 游戏 改编电影类型开始瞄准各方各面,不仅有标准的好莱坞动作电影诸如《古墓丽影》、《杀手47》这类,有惊悚恐怖电影《寂静岭》,有飚车动作电影《极品飞车》,有枪战电影《毁灭战士》,另外还有知名网游改编的《魔兽》。

尽管电影作品层次有高有低,但是在大IP的光环笼罩之下,依然有许多人对这类电影买单。

《古墓丽影》系列,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前两部和艾丽西亚·维坎德饰演的《源起之战》,一共揽获了7.06亿美元的票房。《生化危机》6部曲系列,尽管除了名字以外跟 游戏 毫无关系,但依然在全世界获得了11.46亿美元的好成绩。就连上映之后口碑极差的《极品飞车》和《刺客信条》,也在强大的IP加持之下,分别获得了2亿美元和2.3亿美元的不俗成绩。

对于许多国内玩家来说,印象最深刻的 游戏 改编电影,莫过于暴雪旗下知名MMORPG《魔兽世界》改编的电影《魔兽》,更别提电影上映时候的狂欢景象了。

在《魔兽》上映之时,国内有着无数《魔兽》粉丝组团、包场、多刷等等疯狂行为,让这部充满玩家回忆的作品在线上线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热潮。综合来说《魔兽》电影的素质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依然在世界范围内斩下了4.33亿美元的票房,其中国大陆票房贡献了超过2亿美元。这还只是单纯的电影票房成绩,还没有算上授权周边的获得的盈利。

我们姑且不论这类电影究竟能不能算是烂片,但是随着 游戏 玩家的增多,这类强IP的 游戏 改编电影,会越来越有吸金的能力。

那么如何改编出一部优秀的叫好又叫座的 游戏 改编电影呢?

在这里稍微跑题提一下两部CG电影作品,2001年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与2005年的《最终幻想:圣子降临》。这两部作品都是Square基于自己旗下的知名IP作品《最终幻想》而打造的电影,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和评价。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沿用自《最终幻想》这个世界知名的 游戏 IP,但本身的故事如同历代最终幻想一样与其他作品都没有瓜葛。与系列剑与魔法的幻想不同,灵魂深处则采用了更科幻元素的世界观,让许多系列粉丝一下子无法接受,观看时候产生不了太多的代入感。

另外虽然这部作品是由最终幻想之父坂口博信操刀,但是坂口博信对于电影的一些制作可以说是门外汉级别,对于剧本的把握以及观众的观影感受可以说是毫无顾忌。导致最后的电影成品除了在画面精细度上远超同类之外,其他地方乏善可陈。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在投入了1.37亿美元的情况下,最终票房仅仅收入了8500万美元,让Square影业亏得是一塌糊涂。原本预定就要收购Square的Enix看到这个亏损,也是吓得不轻,一直到2003年了才正式达成收购协议。

Square与Enix合并之后,吸收了先前《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的教训,重新组建了一套电影CAST开始拍摄制作CG电影《最终幻想:圣子降临》,由野村哲也和野末武志两位担任共同监督,并且野村还兼任了电影的角色设计。

从上面两者我们能够看到,观众并非不会为 游戏 改编电影买单,反倒很期待自己喜欢的 游戏 能够出现在大荧幕之上,把自己在 游戏 中获得的欢乐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只不过分享这个欢乐的前提是电影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否则连自己都看不下的一堆狗屎,更别提分享给别人了。

拍摄出一部好 游戏 改编电影的前提,必须是一个好故事。这个好故事的前提,就是导演、编剧、制片人对于 游戏 有着深厚的理解。对于 游戏 灌输了爱之后,才能让同样是玩家的观众产生共鸣。

那之前各路鼓吹有“写给 游戏 玩家的情书”美誉的《头号玩家》来说。尽管斯皮尔伯格拍摄的这部电影非常精彩,但是笔者个人依然认为这并不是一部优秀的 游戏 电影,充其量又是一部披着 游戏 外皮的 娱乐 大片。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斯皮尔伯格并不是一个玩家,而且《头号玩家》中的这个 游戏 并没有基础,就算电影总有着模棱两可的 游戏 元素,但是你却难以找到有真实 情感 寄托的点,空感动一场之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接下来的这部《大侦探皮卡丘》改编自《精灵宝可梦》的同名衍生作品,拥有强大魅力的皮卡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电影荧幕之上。只不过这次的皮卡丘不仅一改之前动画造型,而是加入了毛茸茸的真实毛发,迈入了真人版电影的范畴,更是让人异常期待。

前面我们就说,好电影的前提是好故事。截至到笔者写到这里为止,《大侦探皮卡丘》在国外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的新鲜度保持在68%,另一个 游戏 玩家更熟悉的Metacritic评分网站上,则只有52的平均分。

这部《大侦探皮卡丘》的素质究竟如何,能否在 游戏 改编电影的 历史 写上一个记号,或许在 游戏 玩家和普通观众心中,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