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布拉格之恋》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区别在哪(布拉格之恋1988)

  • P71305P71305
  • 影视
  • 2022-12-27 07:19:44
  • -

1、本质形式不同:《布拉格之恋》是由菲利普·考夫曼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朱丽叶·比诺什等主演的爱情片;而前述影片改编自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情节剪切有不同:电影《布拉格之恋》中有的情节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都有,而小说中有的某些情节电影却被剪切去掉了。

扩展资料: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的主题思想:

1、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

2、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3、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4、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拉格之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区别:《布拉格之恋》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电影改编版本。二者主要在内容和社会背景的设定等方面有区别。

1、内容方面

电影对小说的内容大多数还是有所体现的,只是在有些细节上有所忽略。

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着这几组人的关系展开,比如特蕾莎和托马斯,托马斯和萨比娜,萨宾娜和弗兰兹等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

影片的剧情围绕于托马斯、特蕾莎与萨比娜三位角色复杂的关系中,看似庸俗的三角恋中蕴含着昆德拉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思考,即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所言的轻与重。

昆德拉的原著中,托马斯将特蕾莎的出现视为自己生命里六个偶然所造成的必然,这种极具宿命意义的相遇决定了托马斯的命运,可惜电影中淡化了二人相识的宿命感。

此外,电影中对镜面的使用,使得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对两性之间的关系展现得更加丰满。也体现了原作者昆德拉对两性关系,轻与重的描写。体现了两性之间毫无负担的身体接触。 

2、社会背景方面

电影给了更加完整的展示。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二战后,俄国军队进驻捷克,并且实行了强烈的政治高压政策。而特蕾莎作为一个记者在很多方面也受到了限制。“布拉格之春”事件,导演进行了可以的渲染,成千上万的群众走上街头,场面之宏大给了观者强烈的感官刺激。

扩展资料:

影片评价

《布拉格之恋》是在尝试着将一部经典文学改编为经典电影,但影片无论是题材的把控和剧情的处理上都缺少原作应有的深度。

断章取义的表现“轻与重”的哲理又使影片远离商业爱情电影的大众性与通俗化。影片就这样始终徘徊在“轻与重”的小众哲学深度和“爱与性”的大众通俗爱情之间,没有真正把握住作品的改编方向。

该片是一部展现原著主题比较成功的作品。它不仅把握住了小说的精髓,还以电影的方式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阐述的很到位。但在细节处理及表现深度方面,《布拉格之恋》与小说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拉格之恋》

百度百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布拉格之恋》是根据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改编的。
电影中有的情节小说中都有,不过小说中有的某些情节电影却没有。昆德拉的小说往往充斥了很多色情的镜头,故而影片中也有很多激情戏,但是这恰恰是表现主人公托马斯人物性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说是:“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作品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著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地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影片《布拉格之恋》中,貌似更多的是在讨论“轻与重”的问题,就是托马斯的“轻”和特雷莎的“重”。可能电影重新诠释了小说的内涵,删减了其中的哲学成分,更多着墨于男女之间的关系,所以电影相较于小说更加简明易懂。

故事的梗概我就不说了。昆德拉的小说里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的男人,叫“‘女性’收集者”,就比如昆德拉的小说《爱德华与上帝》里的爱德华,他和阿丽斯、女校长都有关系。而《布拉格之恋》中,托马斯也和诸多女人有着关系,包括红颜知己萨宾娜和其他女人,还有那句对女人常说的”Take off your clothes“。托马斯热衷于这种和女人的玩乐游戏,而特雷莎却希冀与安稳平淡的田园家庭,有一个真心待自己的丈夫。正是因为这样的差距,剧情才一步步走下去,直至最后托马斯的改变——在失去特蕾莎的陪伴,在不再需要担心她的嫉妒和痛苦后,他开始不习惯,于是他回去找她。
影片的结局既有些哀伤却又欣慰:他们葬身于一场到邻村跳舞返回的车祸中。出事前特蕾莎问正在开车的托马斯在想什么,他说他只感到很幸福。想想,能在这样的状态下一起进行另一个世界,是幸福的。
想到了原来看过的一句话:真爱上一个人,女人心底会生出更多更多的惶恐,会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他。真爱上一个人,男人会如释重负,然后去做其他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男女的不同,也算是影片想表达的男人的”轻“与”女人的“重”吧。 布拉格之恋是根据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拍摄出来的电影,讲述了相同的故事,是托马斯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种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英文译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原著为捷克语,其汉语译本原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经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后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