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韩再芬的黄梅戏《徽州女人》表达了一种什么意境与传统的黄梅戏有什么区别(黄梅戏徽州女人电视剧)

  • 影视
  • 2022-12-22 11:13:55
  • -
徽州女人

上个世纪初,在古老的徽州,有一个或一群女人,她们的命运是这样的……

灰黑白色调的院围巷道,眼睁睁,一个女人由少到老,空守了三十五年的光阴,守的是一份虚无的爱,守的是一份枯涩的情。
黄梅戏《徽州女人》中,韩再芬调动了全部的感情,为在场的左右观众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土生土长的徽州人家,对黄梅戏别有一番钟情,只要是比较有名的演出,我都会陪家人去一饱耳福。次数多了之后,但凡是坐下来细细听品,那悠扬婉转的黄梅调,真的能够沁入心脾,百转千回。
《徽州女人》称得上是近年来的黄梅戏代表作品,韩再芬用那把特殊的嗓音,通过“嫁”、“盼”、“吟”、“归”四个场景,讲述着一个女人的痴、执、贤、忍,从十五岁的花样年华,熬到五十岁的垂暮之年,熬的仅是一枚空有的名份,一份绝望的悲哀。
女人是宁静的。通篇听来看来,仅是她低低的唱,委婉的吟,古老的礼教和文化让她不识斗大字,却懂得万种情。那个睡梦中才会出现的丈夫,仍如相亲时她曾偷望见过的那样,伟岸潇洒。你听她唱:
隔着窗棂偷眼望哎
细雨蒙蒙遮青山也
青山脚下一把伞哪
伞下书生握书卷哎
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啊
一条乌黑的长辫垂腰间呀
……
那么多的欣喜被她羞涩地藏在盖头里,窝在心窝里,小心翼翼地收藏。怀着对婚姻生活的向往,她被抬进了门。她从来没有怀疑过等待她的将是什么,即便是知道了未曾谋面过的丈夫为求功名已然离去,也仅是在失望之后擦干眼泪,柔柔地说道:
“求功名,好喂!”
于是,守着一条男人的辫子,度过了一个孤独的洞房花烛。既而度过了漫长的三十五载春秋。
她的喜是小小的,她的悲也是低低的,压抑在心头,不是不愿意释放,而是再无力气去释放。大悲大恸需要一些导火索,或者说需要一些大的刺激,而她呢,竟犹如被放置在微火煎熬的油锅中,慢慢的叫她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绝望的时候,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和泪而吞。
女人是坚强的。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纵使丈夫依旧杳无音训,她仍心怀着希望,恪守作媳妇的本分,清晨即起,洒扫庭除,孝顺公婆,喂养小叔。甚至于公婆对于那个离家的儿子都不再抱有希望,而令她也改口称其为爹娘,她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日子,长着呢,她期待着能有一天,与她的夫相伴而坐,他渴了,她为他沏茶;他饿了,她为他烹饪。只要能够实现这样小小的愿望,哪怕再等个十年,她也甘愿。
夜,那是需要多少的忍耐才可以度过的漫长呀!冬寒,夏燥,秋湿,春暖。辗转间,枕边无人相伴,无人相偎,任喜怒哀乐皆由自己扛,哦,这样的日子,哪里还有喜呢!三千六百个日夜过去了,再三千六百个日夜。日子,久了,人,老了,心,也冷了。而当最后,眼见他终于叶落归根,可却是使君有妇的时候,除了沉默,她还能说什么?当他一再问道:“你究竟是谁?”女人的泪啊,就再也流不出来了,“我是你伢子的姑姑。”
女人又是软弱的。漆黑冰冷的夜,她怕吗?她孤单吗?她是真的可以轻易就熬过一年又一年吗?这一切的一切,从每一个辗转无眠的夜里,从女人凄凉低沉的哭泣中,从她怀抱冷风,悲叹上天不公的唱腔中,便可洞悉一切。
她是真的想走出那一方天井的呀!可是,几番机会,几次心动,到最终,她只能犹如那只小青蛙,被温柔的困在井底,所能见的“世面”仅是巴掌大的一块圆。
那是只看不见的手,柔软,却不含半点温度。

一场戏,犹如一处山泉,清新流淌,连绵不断;又如云霾,厚重低沉,压迫人心。一个女人,就这样用同样一种守望的姿态,淡然度过了一生。
戏中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一个女人,在翻着一本记录有她所有心理动作的书,给你看,给他看,给自己看。一生啊!就那么几张纸,便翻完了。 过程应该一样的,但比传统的黄梅戏有新意 感觉这个提问有一定的深度。
一、首先从韩再芬对黄梅戏外部氛围的影响来分析:
1、 韩再芬作为一名黄梅戏演员,除继承黄梅传统艺术之外,还用自身的名誉度及知名度作为营销资源,为黄梅戏的推广注入一份心力。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成立,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2、 在发展黄梅上,安庆再芬剧院与一团及其他剧团合作,一团等主攻“本土”,二团(即再芬剧院)则努力改革、创新精品,主攻“外围”,使梅香远飘。
3、 再芬剧院成立后,剧院进行了一些内部革新,使原来岌岌可危的二团走出了生存的困境,当然这并非其一人之功,这是剧院全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作为院长,还是承担了其中许多的改革责任。
4、 韩再芬除继承一些经典的传统黄梅艺术外,在维护黄梅传统艺术方面,剧院又重新收录了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黄梅戏戏目。如送香茶等。
5、 个人黄梅艺术作品影响方面,韩再芬早期的黄梅艺术(包括影视及舞台剧),吸引并影响了广大的黄梅戏迷,包括一大批八零后年轻人,作品如《天仙配》、《郑小娇》、《女附马》等等;近代作品有《美人焦》——此剧目前还处完善中;近代韩再芬个人参与创作的作品有舞台剧《徽州女人》和《公司》。前者深受观众赞誉、获得戏剧最高艺术奖梅花奖及其他诸多奖项。舞台剧《公司》则受争议较多,不过,这些都只是韩再芬改革尝试进程中的一段。没有争议的改革创新是不存在的。

6、 韩再芬除继承传统并参与黄梅的改革创新外,也招揽了一些原本不应是一位院长所承担的责任——为了她所深爱的黄梅。
大的方面有:
在安庆师范大学成立黄梅剧艺术学院,
在安徽大学成立黄梅剧研究中心,
成立安徽韩再芬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
筹资建设黄梅戏艺术中心
小的方面有:成立再芬黄梅青年团,招揽新血,培养新一代黄梅人才等。
其他具体的个人黄梅艺术成就及影响,请参考“韩再芬”百度百科

二、然后就是从韩再芬对黄梅戏本身的改变与影响来分析(转自韩再芬贴吧网友“黄梅魂5235”的一段评论内容):
1、对黄梅戏思想内容的升华:
传统的黄梅戏一直以传奇故事为主要题材,以意淫式的"富小姐爱上穷小子"或"贵公子爱上贫贱女"为主要表现内容,黄梅戏的代表性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便是如此.后来的黄梅戏也新编了一些诸如"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性""知府黄干""徐锡麟""六尺巷"等反映历史上真实人物的题材.不管是传奇还是历史,这类题材以及表现的内容历来是中国戏曲的专长,无可厚非.思想深度上从未真正突破过.韩再芬的<徽州女人>,真正将黄梅戏的思想深度升华,不再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也不是柴米油盐,历史人物.而是借一个无名无姓的女子一生的等待来表现另外一种形式的人文关怀,一个女子,一个群体.她们的命运,她们的归宿... <徽州女人>不仅仅是探讨人性,批判封建伦理,她所蕴含的思想光华百人百异,等待着以你的角度进行解读.
2、对黄梅戏唱腔的改变:
这个估计是个人都能听出后期的韩再芬与其他黄梅戏演员之间的区别.招牌的"韩氏唱腔"已经是一种标志.具体表现为:娇柔,甜美,灵动.充满青春气息!
3、对黄梅戏表现形式的革新:
从古装到现代装,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古人的喜怒哀乐和我们基本不沾边.反映当代生活的黄梅戏,在舞台上基本没有.韩再芬的<公司>既不歌颂某个人,也不歌颂某个党.这很难得.现代题材的戏曲貌似总要歌颂点啥.它弘扬诚信,它反映的也许就是你我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更难得.公司还有一点就是对程式化动作的创造.简单点说,就是摒弃老程式,创造新程式.戏曲传统的程式化动作是有规范的,它不是生活中动作的直接模仿,再者,传统的程式动作在表现现代时题材显得有些掣肘.比如开关门.以当代的动作演当代的事也许是<公司>对黄梅戏形式的最大革新. 韩再芬为黄梅戏的推广及继承穷尽毕生 貌似是把黄梅戏推广了,然后就是翻新吧,搞个什么新黄梅,很多人觉得好听了,可我觉得那新调子难听死了,还是老黄梅比较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