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青石岭战役到底有没有(石光荣说的青石岭)

  • 很多游戏很多游戏
  • 旅游
  • 2022-12-18 10:57:19
  • -

有。

1940年8月10日,部队晚上驻进青石岭。便衣侦察员回来报告说: “大水泊据点的日伪军要到瓦屋庄一带示威抢劫。”各连撤回街上的岗哨,外面不准暴露一个武装人员。同时,在院内、房顶上设了暗哨,随时准备战斗。

这次伏击的目的是要全部歼灭敌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把鬼子和伪军全部装进“口袋”里,把“口袋”口扎死。这个“口袋”的形成,就是要等鬼子的尖兵已开始上了东岭,鬼子的小队快到坟地处才开始战斗。

这次战斗中,那16个伪军在听到枪响之后,立即掉头沿路向后逃窜,一枪没敢放都乖乖地做了俘虏。这次战斗全歼了鬼子兵,俘虏了全部伪军,缴了他们的枪械,而我军除牺牲一名战士外,全营再没伤亡。

扩展资料:

青石岭战役的背景: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胶东人民举行天福山起义,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接着部队西上抗日,开赴蓬(莱)、黄(县)、掖(县)地区,建立了抗日政权。

1940年2月18日,文登城沦陷。日军一个大队共400余人进驻新城(即军阀毕庶澄的官宅子,文登乡师旧址),他们捉夫修城建堡,先后在大水泊、高村等地设下据点。

大水泊、高村这两个据点都驻着一个小队鬼子和一个小队伪军,鬼子和伪军各十六七个人。他们平日固守据点,也不定期地到周围村庄催办粮草,恫吓抗日军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鲜为人知的抗日故事)青石岭下歼日寇

为什么“青石岭战役”这几个字要加引号,是因为这个战役并不存在。或者说是以讹传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战斗,但是小说“我是太阳”的作者和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编者们把战斗的地点搞错了。不过在这两者之间,邓一光的小说描述的“青树坪战役”,地点更接近实际。而电视连续剧中的“青石岭”却是虚构的地名。至于为什么发生这样的误差,我推测可能当初作者是从国民党方面的人士提供的资料来写小说的。这次战斗发生在1949年9,10月间的衡宝战役中,当时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整师整团的被消灭。一天到晚被共军追得比兔子跑得还快。忽然听说国军某部消灭了几百名共军,那还不大吹大擂。可是战斗的规模实在太小,共军方面对它的重视很不够,国军应该对此给予重视,可是参加过这次战斗的国军已经灰飞烟灭,白崇禧并没有亲临前线,只是溃退下来的士兵提供了零星的消息,没有人去精确的研究。因此发生一点误差是可以理解的。真实的情况是,1949年10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分左中右三路军向白崇禧据守的湘黔线一带发起进攻。10月2日,41军4个师,向永丰到宝庆东北的黑田铺一带攻击前进,45军4个师占领永丰以东的蒋士街,40军的3个师,突击永丰以东的新桥,白果地区。国军71军匆忙后撤。与此同时,46军136师攻占羊际,18军54师进占安仁,49军147师逼进新化。10月4日,40军119师占领衡阳以北的渣江,45军133师挺进洪庙西北。135师进占衡宝公路水东江,小岭口。41军122师占领永丰西南的青树坪。10月5日清晨,国军一线防御被突破,解放军控制了青树坪,花门楼,渣江一线阵地。与国民党军对峙,在青树坪并无大规模攻防战。国军71军阵地被突破以后,白崇禧急调主力第7军沿衡宝公路西进。并令驻耒阳的48军,驻郴县的97军,驻乐昌的46军乘火车北进,10月4日,国军13个师先后抵达衡宝一线。10月5日,白崇禧以48军176师,71军87,88师以及第7军主力向解放军41军反击。数次进攻均被击退,白崇禧就把部队东调,将其48军138师,第7军172师,调到渣江以南,46军188师,97军33师,第7军224师,58军183师,126军304师共计5个师的兵力由11兵团司令官鲁道源指挥,夹击解放军40军,将其46军174师,236师集结于衡阳作为预备队,将126军305师,97军暂1师(由湘西土匪整编而成)调到武岗,新宁,掩护其侧翼。四野司令员林彪判断白崇禧企图与我军决战。为诱歼白崇禧主力,遂命令中路军各部停止前进待左右两路大军形成钳型攻势后再发起进攻。但是45军135师急行军中没有接到命令,孤军深入于5日中午从衡阳西北的金兰一带穿过衡宝公路,楔入白崇禧的后方。6日,白崇禧集中5个师的兵力分别向135师所占领的灵官殿,荷公殿发起猛攻。135师在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的指挥下激战一天,大量杀伤国民党军,守住了阵地。白崇禧看到湘粤联合防线已被突破,于10月6日24时命令部队全线向西南撤退。10月7日5时,四野前指命令中路军主力4个军全线追击,并命令135师堵击南逃的蒋军。向南撤退的国军凭借优势兵力向135师进攻,在不到5平方公里的地域,对135师分割包围,已经撤退到南方的国军也掉头北上,企图吃掉135师,135师403团与师部失去联系被包围,经过浴血奋战突出包围与师主力会合,并且主动支援404团3营,夹击国军。8日2时,解放军各部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国军慌忙南逃。白崇禧的看家主力第7军军部以及3个直属营共1200余人被135师405团发现,立即将其堵在黄土铺一带山谷中全歼。解放军其余各部均奋勇作战,至10月11日,白崇禧的4个精锐师除了138师师部带一个团逃跑以外,其余2.9万余人全部被歼。第7军副军长凌云上和参谋长邓达之,171师师长张瑞声和参谋长李有金,172师师长刘月鉴,176师师长李祖林和副师长刘克纬,参谋长袁纪等8名将军被俘。由此可见,所谓国军的“青树坪大捷”纯属子虚乌有,充其量也就是在135师孤军作战的36小时中给该师造成一些伤亡。但是显然135师主力并未受损,否则就不能在10月9日的战斗中全歼白崇禧第7军的军部。这个军的军部警卫营,工兵营都是广西老兵,装备好,战斗力极强。135师仅以1个团的兵力能够歼灭这支部队,而且后来在歼灭172师的战斗中极为活跃,可见135师元气未伤。但是不论如何,当时国军节节败退,白崇禧能够向解放军发动一次进攻,并且可以在36小时内对解放军135师呈包围态势,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当然,最后还是输得丢盔卸甲,4个主力师被歼灭。有意思的是,商家对“青石岭战役”或者说“青树坪战役”极有兴趣,连番炒作不停。因为在解放战争中,找到解放军失败并且又能够用来拍摄电视连续剧的战例实在太少了。金门失利战算是一个,可是9026人全军覆没,情节没法继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国军杜撰的“青树坪战役”显然就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了。拿小说“我是太阳”关于“青树坪败仗”一节中的双方部队番号和地点与本文相对照,就会发现小说毕竟是文艺作品,与实际情况有天壤之别。

1、军备体系的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基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首先推动了武器装备的一系列变革,使军备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中,首先促使武器装备的改良或变革。

2、军制体系的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安全态势的演变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军备体系的变革,进而也带动了军制体系的变革,提出了数量少、质量精、技术高的军队建设总需求,出现了陆军的比例在缩小、高技术兵种的比例在增大、新的高技术兵种相继出现的新态势。

3、指挥体系的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重心。武器装备的变革和体制编制的改革,驱动着指挥体制的变革,提出了三军一体、诸兵种一体、全系统一体的合成指挥的需求,联合指挥或合成指挥已经成为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4、战争体系的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武器装备的高新技术化,使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促动着战法的更新。远程高新技术精确打击兵器的发展,使传统的战场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前方与后方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前沿与纵深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传统的战略屏障已经不再是屏障。

5、理论体系的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灵魂。新的安全态势,新的武器装备,新的战争形态,新的体制编制,势必进一步推动军事理论不断走向新化、深化、细化、精化,传统的战争观已经落后于时代,需要更新。

扩展资料: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质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因此,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在于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等的相互对比的结果。

尤其是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影响力对比是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因此,在考察各种战略力量时,不仅要考察它们本身的所具有的实力地位,而且要考察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战略判断。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坚决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权,同时也尊重别国的独立和主权。

中国一贯坚持正义的原则立场,反对以大欺小、以弱凌强和以富压贫的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作为多极世界中独立一极的政治分量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

1、军事热点此起彼伏,恐怖活动回潮加剧。
2、军事部署调整加剧,地缘竞争不断升级。
3、军事转型步伐加快,大国军备竞争激烈。
4、网络战走上前台,太空竞争加剧。 局部冲突和不对称战争代替了二战中的全面战争
大国之间维持着威慑平衡,但却一直在试图打破平衡,例如美国发展的反导技术和空天飞行器等
中东中亚恐怖分子猖獗
第三世界国家军力增长加快
各大国加大在高新科技武器方面的投入 冷战状态,中国人要发展,美国人不让中国人发展。做岛链封锁。中国周边国家受美国驱使,与中国为敌,
中东恐怖分子猖獗
美国重心从反恐转向亚太
各国军事力量不断强大
大国试图打破三足鼎立,却无什么效果
楼主,给个推荐吧 第三世界国家军力增长加快 局部冲突和不对称战争代替了二战中的全面战争
大国之间维持着威慑平衡,但却一直在试图打破平衡,例如美国发展的反导技术和空天飞行器等
中东中亚恐怖分子猖獗
第三世界国家军力增长加快
各大国加大在高新科技武器方面的投入

从总体上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格局向更加均衡的多级化方向发展。同时当前的国际形势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正在发生一系列历史性变化。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如下:

1、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国际社会经历了三次国家崛起的高潮:第一次15世纪开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相聚崛起。第二次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先后崛起。

今天,发展中国家家的崛起是第三次。与前两次不同,这次崛起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趋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快速上身,西方国家整体实力相对下降。

2、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也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大国之间围绕全球治理体系结构进行的斗争,其实质是主导权之争,也就是老的规则、制度谁来修订,新的规则、制度谁来建立。

长期以来,在全球治理中,美国等西方国家始终处在主导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服从,如有违抗轻则制裁重则军事干预。在西方国家实力相对下降的大背景下,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越来越难以应对全球性危机。

3、亚太地缘战略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的整体实力不断上升,目前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53%以上,是18世纪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重心的一次转移。

美国2009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自己是太平洋国家,要在2020年前将60%军事力量转移到亚太。普京再次执政后明确称俄罗斯也是亚洲太平洋国家,提出了回归亚太“东进”战略。欧盟公开声称在亚太地区不能被边缘化。

4、国际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但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竞争,都取决于科技实力。可以说,科技竞争格局决定了经济和军事竞争格局。

扩展资料

面对国际形势的心变化,世界主要国家为了夺取未来战略主动权,加快军事战略调整,世界军事竞争日益加剧。当前的外部环境对我国总体有利,国家安全形势总体可控,我国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对于我国的历史方位,概括为四句话:由大向强的发展期,战略利益的拓展期,国家安全的风险期,军队建设的关键期。最核心的是“由大向强的发展期”。太空、网络、深海、极地等新型领域正在成为国家安全新的战略制高点和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对我过安全的威胁与挑战日益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多极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努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引领人类文明的中国理念

1、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

2、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

4、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

5、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

扩展资料

来政治格局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

1、“一边倒”。

目前由于世界处于美国主宰的下,一些反美国家和中立国家在缺乏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时,在自身利益受到美国的限制时,在为了争取美国的帮助时,将会有可能倒向亲美的这一个方向。

2、新的反美联盟的崛起。

美国自中东的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的胜利,会使一些国家看到了,如果不能联盟抗美将会走向伊拉克、阿富汗的下场,这个时候世界其他国家遭到美国侵略是就会受到其他国家军事及政治援助,形成世界更多的国家联合进行反美,就会形成新的反美联盟。

3、“坐山观虎斗”的中间势力的膨胀。

现在的坐山观虎斗是一种中间势力的表现形态,一些国家害怕美国,一些国家处于自身的思考,在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时,不做出实质性的反应,只是通过观察看斗的过程及结果。这样即使哪一方面的胜利与失败都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的一种情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战略格局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是:

1、美国仍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对抗为特征的两极国际战略格局的终结,并导致世界军事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在向新格局转移的过渡时期,美国成为世界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唯一超级大国。

2、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是两极体制被打破后的一种过渡现象,在这个过渡期内,国际战略格局呈现的基本态势将是“一超多强”,又是一个终将被多极体制所取代的暂时历史进程。突出表现在战后日本、德国迅速崛起,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并且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力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积极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新的各种安全结构正在建立和完善。在两极格局时代,美苏始终互为对手。东西方集团内部即使有时其经济、政治上的矛盾升为主要矛盾,但盟友关系却一直是十分清楚的。而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对手和盟友便模糊不清了,均势的维持更多依靠结盟。各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应运而生,相继建立。世界将在地缘上分为欧洲、原苏联地区、亚太、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六大军事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军事格局。

4、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上升。当前世界战略力量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最突出的表现在经济领域的多极化速度比其他领域发展更快。随后各国更加注重的经济的发展,调整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突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已由二战结束初期的46%下降到28%,而日本和欧盟一些国家经过这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对国际事务有着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和经济集团。

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

1、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总体稳定是世界形势的主流。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转变为缓和,由对抗转变为对话。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严峻挑战,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已成为共识,尽管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局部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由于历史结怨、格局转换、民族矛盾、宗教对立、力量失衡、外部插手、资源纠纷、武器扩散等因素,导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

2、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地区国家相互靠拢。冷战结束后,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合作化程度的提高,使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去发展自己的经济,逐渐显露出“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的跨国化体系。

3、世界军备下降幅度参差不齐,质量建军成为主要竞争形势。我国周边东盟各国,随着经济发展,大都增加了军费开支,加快了对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投入,以期在未来的领土、海洋权益争端中获取有利地位。由此可见,世界军备竞赛总体有所趋缓,但军备下降并不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回升的趋势,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成为各国军队建设的主要方向。

扩展资料: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质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因此,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在于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等的相互对比的结果。尤其是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影响力对比是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因此,在考察各种战略力量时,不仅要考察它们本身的所具有的实力地位,而且要考察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战略判断。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坚决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权,同时也尊重别国的独立和主权。中国一贯坚持正义的原则立场,反对以大欺小、以弱凌强和以富压贫的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作为多极世界中独立一极的政治分量所在。

参考资料:华北理工大学--国际战略格局

一、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1、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 2、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 4、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 5、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由社会制度结盟或区友善向经济趋利发展。分化,洗牌,新格局是特点。